記憶力下降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嗎?不一定,但要警惕是早期癥狀
朝“問”健康丨記憶力下降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嗎?不一定,但要警惕是早期癥狀
今天(9月21日)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
阿爾茨海默病,俗稱“老年癡呆”
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
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
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
約有100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
阿爾茨海默病有哪些癥狀?
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、語言表達困難、判斷力下降、情緒波動等癥狀,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。專家介紹,判斷是否患有阿爾茨海默病,需要結合系統的認知功能評價。如果老年人出現記憶力下降,一般來說有兩種可能性,一是隨著年齡增長所導致的良性健忘,二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。
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任醫師唐毅介紹,老年人的良性健忘,主要表現為忘細節、記大事。比如忘記要買菜的菜名,但是還記得買菜這件事,經過提醒后也能夠想起來。而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的遺忘,往往更為顯著,比如剛說過的話就忘,一天重復問同一個問題,家屬提醒之后也想不起來。同時性格變得淡漠或者急躁,熟悉的家務也經常出錯,說話變得詞不達意,如果同時出現這些表現,就要高度懷疑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,盡早到醫院就診。
早發型阿爾茨海默病如何辨別?
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心理測評師 王婷:認知癥是一個大類,我們常說占比最多的是阿爾茨海默病,是神經變性病導致的,因為β-淀粉樣蛋白沉積。還有一部分是血管性的癡呆,是非變性病的,因為一次腦血管病、腦?;蛘吣X出血導致的,供血不足導致記憶力下降,后期經過一些治療、訓練,是能恢復到正常的。
豫公網安備 41110302000005號